时间: 2025-08-31 04:22:35 | 作者: 案例展示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三维装备(831834)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公司是处于橡胶和塑料制品业(C29)的生产商,是集输送机械配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整机系统集成方案服务于一体的制造型企业。截至2025年6月30日,企业具有专利98件,其中发明专利15件,拥有研发生产设备、办公生产场所、相关经营资质等关键业务资源。此外,公司是提升带国家标准的起草单位。公司设有江苏省散装物料输送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镇江市散料输送装备重点实验室,拥有从事25年以上散状物料输送机械配件研发及工程服务的专业方面技术团队。企业主要为粮食、饲料、油脂等输送类制造商提供质量高、性能好的配件,其次也直接销售产品给计算机显示终端。公司能够很好的满足客户一站式采购各类输送机械配件的需求,系统地保证产品质量,大幅降低客户采购成本。公司在国内采用直销的方式开拓业务,在国外采用直销与分销相结合的方式开拓业务。收入来源主要为产品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层按照董事会制定的战略规划和经营计划,不断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老产品质量提升力度、技改力度、产能扩展力度,加强质量、交期和内部控制管理,积极开拓市场,结合运用价格策略提高市场占有率。
在产品研发及智能改造上:在新产品开发上,进行了高品质畚斗、PU清理球、包胶插片、橡胶链条、PU提升带等产品研发;在智能改造上,进行了橡胶带成型设备成型质量提升、焊接钢畚斗自动焊接、PU板材智能化生产线设计制作、链条产品品质与效率提升等技改。公司将持续进行新品开发与智能制造的实施,为公司后续增长奠定基础。
在市场开拓上:持续丰富斗提输送、皮带输送、刮板输送、螺旋输送四大类输送装备配件等产品系列,实现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完善公司输送装备配件全系列配套及集成方案提供的能力,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采购,降低其运营成本,赢得客户青睐。
在内部管理上: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不断改进优化公司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完善对全员岗位职责内的定量考核。持续优化企业资源管理(ERP)、客户关系管理(CRM)、精益生产管理(APS)、办公自动化(OA)等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互通对接,不断进行流程优化,提高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综合处理及管理能力,为更好实现用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提供了系统、全面、高效的保障。
在对外协作上:深入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基于与江苏大学共建江苏省非整装物料输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镇江市散料输送装备重点实验室,培养公司高层次研发人才。
各类散装物料输送机械在粮食储运、饲料加工、矿山开采、建筑、港口码头、电力、水泥、化工、钢铁等行业均得到普遍的应用,作为需求导向型行业,其市场容量与下游的行业发展状况及固定资产投资呈正相关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大目标纲要》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快速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层次地融合,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引领作用,构建实体经济、科学技术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未来,随着实体经济的持续发展,粮食储运、饲料加工、矿山开采、建筑、港口码头、电力、水泥、化工、钢铁等行业发展持续稳定,这些领域的散料输送量及输送效率方面的需求将持续增加,散状物料输送机械将有较大的市场需求空间。
粮食储运是散状物料输送机械的主要运用领域之一,也是公司目前产品销售的主要市场。
我国要用约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近20%的人口,这一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的粮食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2024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1932万公顷,比上年增加35万公顷。其中,稻谷播种面积2901万公顷,增加6万公顷;小麦播种面积2359万公顷,减少4万公顷;玉米播种面积4474万公顷,增加52万公顷;大豆播种面积1033万公顷,减少15万公顷。棉花播种面积284万公顷,增加5万公顷。油料播种面积1429万公顷,增加37万公顷。糖料播种面积148万公顷,增加7万公顷。
2024年全年粮食产量70650万吨,比上年增加1109万吨,增产1.6%。其中,夏粮产量14989万吨,增产2.6%;早稻产量2817万吨,减产0.6%;秋粮产量52843万吨,增产1.4%。谷物产量65229万吨,比上年增产1.7%。其中,稻谷产量20753万吨,增产0.5%;小麦产量14010万吨,增产2.6%;玉米产量29492万吨,增产2.1%。大豆产量2065万吨,比上年减产0.9%。
综上所述,我国在确保粮食安全方面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通过增加播种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实现了粮食总产量的稳定增长。同时,未来的农业生产预计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满足国内需求并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
随着国家对粮食行业的全力支持,粮食仓储流通行业的不断规范,尤其是粮食集聚大规模种植生产,将促使非整装物料输送机械保持较稳定的市场需求。
根据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全国畜牧总站、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有关数据统计显示,2024年度,全国饲料工业总产值12620.8亿元,比上年下降10.0%;总营业收入12000.5亿元,下降9.8%。其中,饲料产品产值11238.2亿元、营业收入10673.8亿元,分别下降11.7%、11.9%;饲料添加剂产品产值1315.8亿元、营业收入1262.1亿元,分别增长7.5%、13.7%;饲料机械产品产值66.8亿元、营业收入64.6亿元,分别下降9.4%、10.5%。
2024年度,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31503.1万吨,比上年下降2.1%。其中,配合饲料产量29354.0万吨,下降1.8%;浓缩饲料产量1294.2万吨,下降8.8%;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695.1万吨,下降2.0%。分品种看,猪饲料产量14391.3万吨,下降3.9%;蛋禽饲料产量3236.1万吨,下降1.2%;肉禽饲料产量9754.2万吨,增长2.6%;反刍动物饲料产量1449.4万吨,下降13.3%;水产饲料产量2262.0万吨,下降3.5%;宠物饲料产量159.9万吨,增长9.3%;其他饲料产量250.1万吨,增长4.1%。从销售方式看,散装饲料总量13050.2万吨,比上年增长10.7%,占配合饲料总产量的49.2%,提高5.5个百分点。
2024年,全国工业饲料产量略有下降,但国家对饲料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是在不断加大,2025年上半年,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15850万吨,同比增长7.7%。其中,配合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分别为14807万吨、34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8.1%、6.9%,浓缩饲料产量为614万吨,同比下降1.5%。主要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出厂价格同比呈下降趋势。我国的饲料产业也将继续保持平稳的态势。随着我们国家畜牧业规模化的逐步扩大,一些大中型企业也在逐步打造全产业链的农牧结合模式,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趋势将提升输送类产品规模。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2400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