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8-29 03:41:39 | 作者: 工业设备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宏柏新材(605366)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公司所处行业为有机硅行业,细致划分领域为功能性硅烷领域。公司主要营业业务为功能性硅烷、纳米硅材料等硅基新材料及其他化学助剂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基本的产品为硅烷偶联剂等功能性硅烷及气相白炭黑。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指引》,公司属于“C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属于“C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公司属于“C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属于“C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24年,中国功能性硅烷行业继续呈现稳健增长态势,行业总产能达到70.25万吨;实际产量突破40万吨大关,达到40.14万吨,同比增长约8.5%,创下历史上最新的记录。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以及新增产能的逐步释放。据行业预测,2025年中国功能性硅烷产能将逐步扩大至75万吨,产量有望达到44万吨,同比增长9.6%。中国已发展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功能性硅烷生产国,占全球产能的50%以上,且这一比例仍在持续提升。
中国功能性硅烷行业的产品结构正经历显著升级,向高的附加价值、高性能方向转型。2024年,交联剂和含硫硅烷成为产量最大的两大品类,分别达到11.23万吨和10.93万吨,合计占比超过55%。其中,含硫硅烷主要受益于绿色轮胎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而交联剂则受光伏行业快速扩张带动。需要我们来关注的是,随着国内企业技术突破,高端硅烷产品进口替代率已提升至65%以上,带动整体市场价值增长快于数量增长。
全球绿色轮胎市场的迅速扩张为含硫硅烷创造了巨大的增长空间。含硫硅烷是生产绿色轮胎的关键助剂,通过与沉淀法白炭黑复配,可明显降低轮胎滚动阻力,提高燃油效率。2020年全球绿色轮胎市场规模已达774亿美元,预计2021-2027年将以11.4%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25年,全球绿色轮胎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327.91亿美元。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轮胎生产国,绿色轮胎渗透率持续提升,这一趋势直接带动了含硫硅烷的需求量开始上涨,预计2025年全球绿色轮胎对硅烷的需求量将达到31.99万吨。目前,含硫硅烷已成为功能性硅烷中产量最大、增长最快的品类之一。
中国功能性硅烷行业正经历显著的整合与集中化过程。这一变化主要源于环保政策的持续加严和规模经济效应的凸显。与此同时,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加速扩产,规模效应日益显现,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目前,中国功能性硅烷行业已形成以宏柏新材、江瀚新材和晨光新材为主导的竞争格局。
从产业发展的新趋势看,全球功能性硅烷市场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产能逐步向中国转移已成为明显趋势。这一转变主要得益于中国企业在成本控制、产业链配套和技术创新方面的综合优势。国际功能性硅烷巨头包括迈图高新(MomentivePerformanceMaterials)、道康宁(DowCorning)、赢创(EvonikDegussaAG)、瓦克(Wacker)和信越化学(Shinetsu)等。这些国际巨头凭借技术积累和品牌优势,在高端产品领域仍占据一定优势。然而,随着中国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国内外企业的技术差距正在慢慢地缩小。目前,中国企业在主要硅烷品类上的研发能力已接近国外水平,形成了全球领先的产能和产量规模,且有较强的成本优势。
在产品性能方面,功能性硅烷行业正朝着高性能、低毒环保方向加速发展。在环保法规趋严的背景下,脱酮肟型硅烷交联剂因低毒性和耐候性优势,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这类产品在室温硫化硅橡胶、密封胶等领域逐步替代传统产品,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赢创等国际巨头已推出新型硅烷产品以增强涂层附着力,同时降低挥发性有机物(VOC)排放。中国“双碳”政策推动行业向绿色制造转型,低VOC和可降解硅烷产品成为未来技术突破的重点。行业内领先企业纷纷加大环保型产品研制投入,通过工艺优化和配方改进,降低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例如,晨光新材已打造形成较为完整的功能性硅烷产业链,实现了氯资源的充分循环利用,明显降低了废弃物排放。
随着国内企业技术积累和研发投入增加,高端功能性硅烷产品的国产替代进程明显加速。2024年,高端硅烷产品进口替代率已提升至65%以上,带动整体市场价值增长快于数量增长。
公司是我国含硫硅烷制造细分行业中具备循环经济体系及世界领先产业规模的企业之一。根据《中国硅产业年鉴(2014)》的统计,公司为国内功能性硅烷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之一,行业排名前三。经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认定,自2016年开始,公司含硫硅烷偶联剂连续六年在全球和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连续三年位列第一。同时,公司顺利通过工业与信息化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的复核并取得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证书(2023年-2025年),连续两次被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报告期内公司主体业务未发生明显的变化,主要是做功能性硅烷、纳米硅材料等硅基新材料及其他化学助剂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我国含硫硅烷制造细分行业中具备循环经济体系及世界领先产业规模的企业之一。公司含硫硅烷偶联剂产品已经连续六年在全球和国内的市场均排名第一,公司已成为全世界顶级规模的含硫硅烷生产企业。2019年11月,经工业与信息化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评定,公司被列入第四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名单。
生产模式:企业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公司通常会结合市场供需、客户的真实需求预测及在手订单情况,由生产部按照客户确定的产品规格、供货时间、质量和数量组织生产,并通知采购部门依据生产订单完成情况,实时变更物料采购计划、调整生产顺序,协调生产资源配备,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公司通常还会在客户订单基础上,保证一定的安全库存,以备客户的额外需要。
销售模式:公司产品主要通过直销和经销的两种销售方式,销售区域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公司利用经销商销售产品的主要原因是境内外客户拓展及日常联络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而公司营销人员数量目前有限;同时,部分境内外客户为控制自身库存规模、加快存货流转,会要求供应商就近设置仓库以保证快速供货能力。
采购模式:公司产品的原料主要包括硅块、氯丙烯、无水乙醇、炭黑。采购部每月根据相关生产计划并结合原料存量制定采购计划。采购以向生产商直采及向贸易商采购相结合的方式,对于不同原料,采用不同的采购方式,确保原料供应充足、采购价格合理。
报告期内,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的影响及功能性硅烷行业整体波动的双重影响,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公司紧紧围绕年度经营目标,凭借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和生产策略的灵活调整,持续推进“补链、延链、升链、建链”方案,在产能释放、市场拓展、产业链布局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113.26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0.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60.55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45.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259.63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251.39%。
虽受宏观经济波动及功能性硅烷行业整体调整的双重影响,但公司始终立足于主营业务,积极采取优化产能布局、深耕核心市场等措施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近两年新增建设并投产了氨基硅烷、环氧基硅烷、苯基硅烷、巯基硅烷、酰氧基硅烷、高温硅橡胶、二氧化硅气凝胶等系列功能性硅烷产品及硅基新材料产线,大大丰富了产品矩阵。报告期内,虽公司主要产品价格持续降低,但主要产品产量和销量均得到一定幅度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在产能建设以及市场开拓方面取得的成效。
公司围绕功能性硅烷产业链上下游及市场开拓方面,积极开展对外投资,旨在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市场渠道、提升核心竞争力。
1、2025年2月,公司与美国迈图(MomentivePerformanceMaterialsInc.)下属的迈图(上海)投资有限公司、MOMENTIVEPERFORMANCEMATERIALSASIAPACIFICPTE.LTD.签署了正式合资协议;2025年6月,公司与美国迈图顺利通过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本次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并收到不予禁止决定书,并在景德镇市注册成立了“迈图宏柏高新材料(江西)有限公司”,其中公司占51%股权比例,迈图方面占49%股权比例。反垄断审查的通过以及合资公司的设立标记着公司与美国迈图正式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合资公司也将尽快汇聚双方在各自领域的综合竞争优势,加速新产品、新技术的突破和应用,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品牌形象。
2、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对宏柏新材料有限公司(泰国)的增资事宜,泰国宏柏注册资本由500.00万泰铢增资至34,000.00万元泰铢,增资将有利于加快推进泰国宏柏项目的建设进度,加快拓展东南亚市场以及海外市场供应体系的建立。
公司始终坚持“以实现用户需求为中心,以成本降低和环境友好为立足点”的技术创新理念和“自主创新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为促进”的技术创新原则,通过各种技术创新一直在优化公司产业体系,助力公司发展新动能。报告期内,公司科学技术创新平台维护良好,公司新取得授权专利1项。
(1)产品的优点。企业具有全球产量最大的含硫硅烷(含固体硅烷)生产线,并通过产业链延伸,建成了“硅块-氯硅烷-中间体-功能性硅烷-气相白炭黑-硅橡胶”的完整绿色循环产业链。公司通过长期研发,在国内还率先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特种含硫硅烷产品,其工艺和产品性能优于国内企业标准,长期稳定供货于全球十大轮胎有名的公司。同时,公司功能性硅烷产品含硫硅烷的基础上,新增氨基硅烷、环氧基硅烷、苯基硅烷、巯基硅烷、酰氧基硅烷、二氧化硅气凝胶等系列,有效的丰富了公司产品矩阵,随着相关生产线的稳定生产以及产能爬坡,公司的生产能力、产品的优点、竞争优势将逐步提高。
(2)硅烷生产链闭锁循环。公司通过技术改造成为业内率先完成硅烷生产链闭锁循环的公司。
对于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四氯化硅,公司将其加工处理为气相白炭黑后对外出售;对于副产物氯化氢,公司已实现循环使用。通过硅烷生产链的闭锁循环,公司不仅免除了对氢气和氯气的采购需要,提高了物料使用效率,也减少了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三废”排放,实现了更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3)硅烷产业链布局完整。公司形成了从基础原料工业硅到三氯氢硅、γ1、γ2等中间体,再到各类功能性硅烷的完整产业链布局,实现了对产品的质量和成本的有效管控。随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募投项目和自有资金建设项目建成和投产,公司三氯氢硅、γ1和γ2产能将得到逐步扩大,公司将依据自己需求和市场供需情况,灵活调整对外销售和自用的比例,在提升盈利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4)销售及客户优势。公司具备拥有业内领先的销售能力及客户优势。公司多年来的业务积累已经将业务拓展至美国、欧洲、韩国及东南亚地区等主要轮胎生产地。公司客户涵盖全球前十大轮胎生产企业,其销售回款情况良好、产品需求稳定。同时,该等客户对供应商有严格的产品质量及供货能力要求,合格供应商资质的认证周期较长。公司的客户优势为未来业务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5)研发技术能力优势。公司十分注重在研发技术方面的投入,拥有一支化学工程、分析化学、精细化工、高分子、化工设备、仪表控制等诸多领域背景的数十人专业团队,构建了从研发到应用完整的研发技术体系。此外,公司与杜善义院士团队合作设有院士工作站进行产品工艺的改造设计。经过多年积累,公司取得了十多项含硫硅烷领域的核心技术,在成为国内领先的含硫硅烷生产商的同时,还掌握了其他功能性硅烷的生产技术。
(6)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体系完善。我国日益严格的安全和环保政策对硅烷生产企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公司对安全生产和环保问题很看重,在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的同时,加大投入建设了一批安全和环保设施,形成了完善的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体系。在安全生产方面,公司成立了完善的三级安全管理网络和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公司安全生产职能管理部门定期组织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实施闭环管理。在环保方面,企业具有高温焚烧处理装置建设、废气焚烧炉、污水处理站、盐酸吸收装置、硫化氢尾气吸收装置、脱硫脱硝设备等主要环保设施,此外各生产车间皆配有尾气回收系统,对生产中产生的三废进行相对有效综合处理,大大降低各类污染。
(7)综合管理能力优势。公司具备拥有完整管理体系,管理团队经验比较丰富。公司已取得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CQC(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和CASC(北京九鼎国联认证有限公司)的认证。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宏柏新材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比较差,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240019号。